未結婚之先, 先問: 若離婚會如何?

未拍拖之先, 首先想著: 若失戀會如何?

所以, 就流行了同居。

不過, 這並不能解決真正的問題。


其實, 我們想問的無非是: 如何無痛分手?

不過, 這問題也難有簡單的答案, 因為, 分手的傷害和自我毀滅和沉淪比比皆是。 一地都是頹男怨婦。  內心深處都破碎不堪。  憤恨和後悔不絶。

所以, 不時聽到過來人教子女: “不要結婚”; 的而且確, 前路險峻。  更有父母容讓子女跟閨蜜一起, 倒開開心心, 自自由由。


問問題而問得對,

在問之先, 先要了解人性。

人基本特質就是重視關係, 無論是親情, 友情。

若有人說: “要脫離父子關係”, 只是代表物質上或法律上無瓜無葛。  但實際上, 父子關係如何可以分割的呢?

同樣道理, 友情, 愛情亦如是, 曾經深交的朋友, 就是多年不見, 在記憶上, 在感情上, 都在生命的旅途上有印記。  介入了生命, 也影响了氣質。

Rule #1 : 一開始就不能結束

未結婚之先 去解答離婚這個問題。  答案是: 縱然日後各自獨立生活了 但這個曾婚的關係是脫不了的。因為這是一部無人駕駛的高鐵,不是想像中話停就停車。只可以轉坐位,甚而轉卡而矣。

未拍拖之先 去想到甩拖之後的情況, 答案是: 一開始就不能結束了。  該當承認的是, 永永遠遠都是有緊密的心連心的感情。  皆因已動了真情, 是自己所愛的。

跟父子關係一樣, 如何能夠分割的呢?


人有神的形象, 

所以, 神也是如此: 你去那裏逃避神呢?

神豈不撇下其他的, 來找一隻走失的羊麽?

無論幾唔夾, 但是/就是難分難解, 原因就在這裏。

總是拖拖拉拉, 這就是現實, 不能否定。

若早知如此, 又何須諮商, 欣然接受這情意結。 “同居不同居"這類問題, 已不用問, 因為不是關鍵在所。

他/她老是不能自已地喋喋不休地談其前度。 正常不過。 就容讓他吧! 總比,鬱結在心底健康正常。Non erasable 是其本質, 好多時,唔想重提傷痛,因為怕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經過。又瘀又失禮又無尊嚴。不過,現實都要硬著頭皮去面對,就像蘋果新聞一樣,還是挑起當年李嘉X和其他人的往事私生活。是難挺,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。各有家庭!唔做輔導如何面對自己?

絕不可叫人去忘卻舊情,那比洗去紋身同樣糟糕; 停車時,大家都知不可離坐;若不牢牢坐在司機位,抓緊駄盤, 如何停好車? 讓車可以再上更長更遠的路呢?

念念不忘! 此時此地,一生一世;就是那麽長情? 是的。那是美德!也是天赋使所然。


(2016.11.22 論情難捨 J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針銀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