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現人生四季的畫面

人生的經歷與心路歷程的進化論

最後徒弟把佛像高高放在山頂上, 代表他當時的心境。

少年時最重要的是女人, 滿腔熱情。 猶如夏天。

兒童時是受教的時候, 師傅教導: "己所不慾, 勿施於人"的心。

中年時, 經歷過一切不如意, 回來的時候, 佛像依然是那個石像, 但人就變了。

師傅教導: "平心靜氣, 息怒為要。" 揪了他一大餐。

入冬了, 自己做好了自己的身後事。 原來個"閉"字是這樣用的, 不過多兩個。

 

導演的視野好不一樣!

 

兒時的伴兒是小魚兒, 小蛙兒, 小蛇兒

少年時, 捉住隻公鷄

中年時, 拿著把刀, 或是把搶。 

    血刀二則可以用來刻字, 威嚇人的手槍可以用來當toys, 小小石仔竟能殺生, 貓尾也有其他用途。

    警察不經心地一起去油字 - 好得意的編劇!

    突然想到, 南北韓打生打死做什麽呢?  打到兩隊兵仔都一同睡著了。 - 這是最和平的時間。

老了, 一隻貓, 一粒石仔。

  有趣!

 

他長於故弄玄虛,

  那個女子, 沒有臉的, 讓觀眾好奇她的樣貌是怎樣的。

孩子來了, 僧人順理成章接收了,

 過錯的母就在這時開始;

"遺棄"再然出現, 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循環。

 

縱使性情百般温柔體貼, 

就是難忍死穴, 再次被人"遺棄"。 那就火燒森林, 大爆炸。

 

跟著就是"聖殤", 以遺棄為故事的中心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針銀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